撰写举例:
①
以D级能力“处在活水中时,武技检定+4,并且支付1点能量可以使武技检定在一轮内+1”为例。
其基础持续时间是永久(但无需除以持续时间除值),支付能量的持续时间是1小时,限制难度为较难,限制的持续时间是一轮(相当于每轮校验一次,离开活水即失去效果)
作为一个D级能力,它分解开来就是:
基础2DP=2
动作2DP×0/永久=0
能量1DP/一轮1=1
限制2DP/一轮1=2
②
以D级能力“以一个标准动作支付1点能量,以施法检定射出魔法箭并有X高速”为例。
基础2DP=2
动作2DP×1/1轮=2DP
能量1DP×1/1轮=1DP
限制2DP×0=0DP
共获得5DP,转化为高速为5×1.2=6,即共获得6高速。
③
以D级能力“以一个整轮动作启动、移动动作维持,持续1场景,给友方增加攻击和对抗DP”为例。
基础2DP=2
动作“一个整轮动作启动、移动动作维持”,因为启动后立刻就会生效,其分为两部分:视为“第一轮以一个标准动作启动并维持一场景”并“每一轮以移动动作维持一轮”。因此动作计算为:
启动动作2DP×1/1场景1.5=1.3DP
维持动作2DP×0.5/1轮=1DP
能量=0DP
限制=0DP
共获得4DP(小数点后舍去)
④
玩家龙卷撰写了一个B级轩辕阁强化,在这个单特性中,他希望这个能力能够为他提供大量的防御,以确保他在近战斗中的存活率。他将这个能力设置成以一个整轮动作启动,持续一个场景。(8×1.5/1.5=8)
龙卷认为这个能力还不足以抵御他即将面临的敌人,由于敌人都是非人类生物,在此之后,他给此能力加上了“只对非人类生物生效”的限制,作为一个需要每轮维持的易限制,这给此能力再次提供了0.25个同级特性。(8×0.25/1轮=2)
最后,龙卷将这个能力的DP全部分配于盔甲防御上,这样一来,一旦启动这个能力,在面对非人类的敌人时龙卷就可以得到基础8+动作8+限制2=18点盔甲防御。
⑤
玩家剑宗设计了一个能力“将你敏捷和感知上的附加成功作为洞察DP加值加在白刃检定和防御上。”
那么,这是一个不需要消耗动作和能量的被动技能;假设剑宗的敏捷为主属性,感知为副属性,那么它在D级的收益为1,C级收益为3,B级收益为5,A级收益为7,S级收益为9;然后,因为同时增加在判定和防御上,实际获得的收益为,变成D级2,C级6,B级10,A级14,S级18。S级时,18<32,A级时,(14+18)/2 = 16 = A级特性16DP,因此这是一个A级单特性。
⑥
玩家龙卷设计了一个能力,“获得等同于训练等级的天生防御”,但其训练等级只有4级,则其提供的加值为D1,C2,B3,A4。A:4<16,B:3.5<8,C:3<4,D:2.5>2,提高半个支线再判断DD:2.5<3。该能力是一个介于D支线与DD支线之间的能力。
⑦
玩家蒋悠设计了一个D级单特性的技艺:以一个标准动作攻击,并在下一次攻击中获得4DP(基础2DP+动作2DP)技艺加值。旁边的剑宗则希望极限地强化单次攻击——哪怕需要更多动作的蓄力也没有关系。因此他修改了这个技艺:以一个标准动作进行蓄力,并获得6DP(基础2DP+动作4DP,因为完全没有使用标准动作而得到了额外的加值)技艺加值,不可叠加。
反射动作相关撰写范例:基于反射的思路,即“回合外不管干什么都先花一个反射动作”
①对方攻击后,可以对其以一个反射动作进行一次不附带招式的攻击:
16DP标准动作+(0)回合外
吃反射动作(迅捷动作)的0.25权值
②对方攻击前,可以对其以一个反射动作进行一次不附带招式的攻击:
16DP标准动作+4DP打断+(0)回合外
吃反射动作(迅捷动作)的0.25权值
③每回合一次,对方攻击前,可以用一个自由动作对其进行一次不附带招式的攻击:
16DP标准动作+4DP打断+4DP买一轮一次的反射动作+(0)回合外,不吃反射动作(迅捷动作)的权值
④对方攻击前,可以用一个自由动作对其进行一次不附带招式的攻击
48DP买3个标准动作+4DP打断+12DP买3个反射动作+(0)回合外,不吃反射动作(迅捷动作)的权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