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动作、限制和能量
单特性可获得DP的计算公式如下列出
基础DP
+基础DP×动作权值/时间权值
+基础DP×限制权值/时间权值
+能量DP/时间权值
=总DP

每个等级的单特性基础DP
等级 基础值
D 2DP
C 4DP
B 8DP
A 16DP
S 32DP


少于D级的视为无支线,双支线则×1.5。
对于多个不同等级支线(例如ABBC)的计算方法:首先将多支线按照从大到小排列,然后将双支线合并计算为一个等级;之后,第一个等级×1,第二个等级×1/2,第三个等级×1/4,以此类推。例如AABBCCDD,先将双支线合并,即为24、12、6、3,共4个等级,之后计算24+12/2+6/4+3/8=31.875DP。

撰写注解:
大部分被动特性,一般只要考虑基础DP就可以了。例如“白刃攻击检定+2DP技艺加值”,就是个很典型的D级单特性(价值2DP)。


动作权值
启动 乘值
自由 0
迅捷/反射 0.25
移动 0.25(特殊地,完全消耗的移动动作是0.5)
标准 1(特殊地,完全消耗的标准动作是2)
整轮 1.25(完全消耗整轮中的移动提升0.25,完全消耗整轮中的标准提升1)
※有关“完全消耗”概念:即不使用本来标准或移动动作可以进行的动作。进行一次检定(攻击检定、新建攻击方式的检定、造成异常点数的检定)或者全防御都属于本来标准动作可以进行的动作。而例如“每轮消耗一个标准动作进行维持”即是完全不使用标准动作。移动动作同理。特殊的,如果该技艺造成的效果属于即死、昏迷、迷情、B级以上的支配效果等能够让对方失去反抗能力的效果(不包括定身),也需要算作不完全消耗动作。

全回合动作=一个移动动作+一个标准动作+一个迅捷动作。多轮为(迅捷+移动+标准)×花费轮数

撰写注解:

动作DP一般用来撰写消耗动作发动的招式。例如“标准动作进行一次白刃攻击,并在这次攻击中+4DP技艺加值”,也是个D级单特性(价值2DP)。其算法为:
基础:2DP
动作:2DP×1(标准动作的权值)
合计获得4DP。


战斗外使用的动作对应
花费时间 对应动作
10分钟以下 自由动作
10分钟 迅捷动作
半小时 移动动作
1小时 标准动作(不计算完全消耗标准动作的权值)
2小时 整轮动作
※有关“战斗内、战斗外”概念:战斗内动作一般认为在战斗内花费动作才能做的动作,比如标准动作使用,只对本轮生效的招式(显然,哪怕本来不是战斗,施展这个招式也会进入战斗)、整轮使用持续一个场景的buff(因为切场景会使buff消失)。
而战斗外的动作则包括:在交涉中给予魅惑点数、施放持续1小时以上的长效buff等。


限制权值
我们将限制分为极易、易、较易、较难、难、极难,共六个级别的限制。下表为限制难度可获得的权值区间。
限制 乘值
极易 0~0.1
0.1~0.25
较易 0.25~0.5
较难 0.5~1
1~2
极难 2~4

如何判断一个限制是什么级别呢?一般来说,我们有以下两种方式判断限制的级别:
表1:难度对照-取决于“有多高的概率可以让我发动这个技能”?
强化限制:不能进行血统/改造(包括功法)/瞳术强化(0.1)
限制级别 比例 范例
极易 90%-100% 只有具有至少一点不为恶性的生命才能使用
扮演限制:不能大规模屠杀人类(0.05)
75%-90% 只有对非人类才能使用
较易 50%-75% 只有周围有植物才能使用
扮演限制:圣骑士准则(0.3)
较难 25%-50% 只有身处活水中才能使用
10%-25% 每天上午才能使用(包含每日一次的限制)
极难 0%-10% 满月时才能使用(包含“每月一次”的限制)


表2:取决于一个能力的发动时间和持续时间
一轮发动一次 一场景发动一次 一小时发动一次 一日发动一次 一影片发动一次 永久发动一次
持续一轮 极易 较易 较难 极难
持续一场景 极易 极易 较易 较难
持续一小时 极易 极易 极易 较易 较难
持续一日 极易 极易 极易 极易 较易
持续一影片 极易 极易 极易 极易 极易
持续永久 极易 极易 极易 极易 极易 极易

注:计算发动次数限制时持续时间因素已包含在内,无需再次计算除值。

撰写注解:
限制DP一般用来撰写只有在特殊环境下,或者应对敌人的某种情况下才能发动的能力。例如“在夜晚进行的白刃攻击增加3点环境加值”,也是个D级单特性(价值2DP)。其算法为:
基础:2DP
限制:2DP×0.5(较易难度的权值)
合计获得3DP。


注:对于消耗品来说
持续1轮,只能用1次的限制权值为4倍,用2到3次的是2倍,用4到9次的是1倍,用10到27次的是0.5倍,用28到81次的是0.25倍,用82到243次的是0.1倍,之后限制权值为0。
持续多轮,只能用1次的限制权值为2倍,用2到3次的是1倍,用4到9次的是0.5倍,用10到27次的是0.25倍,用28到81次的是0.1倍,之后限制权值为0。
持续1小时,只能用1次的限制权值为1倍……用10到27次的是0.1倍,之后限制权值为0。
持续1天,只能用1次的限制权值为0.5倍……用4到9次的是0.1倍,之后限制权值为0。
持续一影片,只能用1次的限制权值为0.25倍,用2到3次的是0.1倍,之后限制权值为0。
持续永久的限制权值都是0。

时间权值
持续 除值
一轮 1
一场景 1.5
一小时 2
一日 3
一影片 5
永久
一月 特殊
一年 特殊
一分钟 特殊

注意:在计算时,小数点后舍去。
注意:标注为持续一次的能力的权值为1或更少,视具体加值和持续时间而定。诸如一月等长于一日的时间通常视为一影片,能够持续多个影片的持续时间可能具有更高的权值。高于三轮但低于一小时的持续时间则通常视为一个场景。

撰写注解:
持续时间一般用来撰写持续时间高于一轮的能力。例如“以一个标准动作进行一次攻击,并在本场景中你的攻击获得3DP技艺加值,不可叠加。”,也是个D级单特性(价值2DP)。其算法为:
基础:2DP
动作:2DP×1/1.5=1.3DP(标准动作启动,持续1场景)
合计获得3DP。


能量
能量提供DP:1能量=1DP
对于以双属性为关键属性、无法战斗回复、每日回复上限不超过能量池上限的3倍的能量池。能量的默认消耗上限为D1C3B5A7S9,获得同等数量的DP。若超出了这部分支付上限,则支付能量取得DP的效率会变低,即:
能量增幅上限内
1能量=1DP
当获得DP超过上限,但不超过2倍上限时,1DP需消耗2能量;
当获得DP超过2倍上限,但不超过3倍上限时,1DP需消耗4能量;
当获得DP超过3倍上限,但不超过4倍上限时,1DP需消耗8能量;
以此类推

对于意志来说,其消耗上限为D1C1B2A2S3,获得D3C3B6A6S9的DP;超过这部分支付上限的,同样按照增幅上限算法进行衰减。
撰写注解:
消耗能量的能力。例如“在攻击中消耗1点魔力,并获得3DP的纯能量加值”,也是个D级单特性(价值2DP)。其算法为:
基础:2DP
能量:1DP
合计获得3DP。


注意:能量DP无法像动作DP和限制DP那样,可以直接合成一个更高级的特性。而能量DP自身也无法直接合成一个更高级的特性,每点能量dp都是做一个独立的无支线级特性(1DP)。例如:基础1DP+能量3DP无法合成出一个C级特性,也无法合成出一个DD级特性。

※其他的负面限制(负特性):负特性可获得的DP有其上限,为一个同级特性。若你承受的负特性获得的DP对属性或鉴定有减值的负特性:减二加一。只有以下检定或数值的减值才能被算作有效减值:豁免(反射、强韧、意志)检定、防御数值。
举例:减少2个属性可以增加1个属性;减少2防御(直到下个回合开始)可以在一次攻击增加1DP。

特殊地,对某种情况减少某种检定,对另一种情况增加同一种检定,视情况的不同,减少的也可以算负特性,而将其获得的价值全部用来购买后者。例如“对人类的社交系技能检定-2附加成功,对非人类的社交系技能检定+1附加成功”。

大部分负特性是常态存在的,其持续时间至少为一个场景,并且不可主动解消;对于减少豁免和防御数值的负特性则至少要持续一个回合。

遇到某种情况会受到减值的负特性:将受到的减值按照遇到的概率乘以一个乘数作为实际承受的减值。
举例:
在地球重力圈会受到-XDP的减值:X×0.8
遇到海水会受到-XDP的减值:X×0.5
“我不做杀手?哈!除非太阳从西边出来!一千只乌鸦朝我飞来!”:X×0.1甚至更小的数字(极难遇到,甚至可以考虑算作无效负特性)
一些常见负特性:
黑暗/光明生物:价值1DP的负特性。
承受1点不可抵消吸收的冲击伤害:0.5DP负特,严重伤害:1DP负特,恶性伤害:1.5DP负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