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术
*为避免歧义,本文中以“能量池”或“能源”指称人物所拥有的魔力、真元力等,而以“能量”指称火焰,闪电,寒冷等。
法术是一类能力的总称,它代表着你以自己的能量池或其他来源的能源为基础,按照特定的方式排列、组合和运转而形成各种效果。它可能是如数学公式一样精密的运算,也有可能是像雕塑一样将能源在“意识海”中组合成形,又或者是将带有能量的语句按一定规则进行拼接。
法术等级:不同于施法者等级,法术等级在计算时包括双支线级别在内,在判断一道法术自身的等级时,使用法术等级(而非施法者等级)进行计算。
法术价格:若无特殊说明,D/C/B/A/S级法术的价格为D+500/C+1000/B+2000/A+4000/S+8000,以此类推,双支线法术需要在单支线的基础上额外支付一个同级支线和一半的点数。
法术前提:法术是操使规则之力,相比一般的技艺,掌握法术将显得更为困难,但单纯的使用法术并不会对使用者产生如此高的要求。只要拥有法术及其体系所需要的能量池,你就能简单的使用该法术而无需真正理解它,详见“单一法术强化”。
然而,若要真正的学习、施展或研发法术,你就需要搭配有符合等级和体系要求的施法者职能。
除此以外,法术体系可能对施法者有其自身的要求。这部分前提一般视法术体系而变化,例如,对于任何一道神术,施法者都应满足它所要求的特定信仰导向。
法术有以下共性:
·法术是一种制造一定效果的能力,法术的使用者称为施法者。
·一般来说,法术是魔幻来源的技艺,使用施法检定或检定中包含法术体系对应专业的技艺即可称之为法术,但并非总是如此。特定情况下,科技类强化也可以是法术。
·法术的基本是拼接组合能源的“规则”,因此使用法术时,必须以某种方式将这一法术包含的规则“表述”出来,依法术体系不同,可以是特定的语言、音律颂唱、动作、绘画、材料组合等。
·法术的效果是能源组合的结果,拥有产生某效果的法术并不代表你自身拥有产生该效果的能力。若你能够用法术做到:产生/操控某能量、产生/操控某物质、产生/召唤/操控生物/非生物、创造幻觉/精神感应、影响空间/时间,你并不能以此满足“你拥有XX能力/能产生XX效果”类型表述的专长或强化项目前提,也不能被“你所制造的XX效果获得……”类型表述的专长或强化项目影响,除非这些专长或项目针对且只针对法术。反之亦然。
·例如,“超电磁炮”是一个超能技艺,前提是“你能够创造并操纵电流或磁场”,魔法“疾风迅雷”不能让你满足这个条件。
·但法术组合产生的效果是真实有效的,与外界如常互动。你能以此方式造成在法术本身效果之外的改变。
·法术的“规则”可以被记录。这意味着在特定情况下,法术可以被制造成储法物品。(通常需要施法者职能强化和专长/专门强化)
·每个法术是一套“组合”所构成的完整结构,它只有一个效果(即一个主动能力,包括一个主动效果和若干辅助效果,或几个被组合的主动效果和辅助效果),并且它本身难以被改变。
·法术只是规则,它本身的强度部分依赖于施展者的能力。因此,法术的可变效果往往受施法者在施展法术时所取得的成功数影响,而不变效果则取决于它自身的等级和威力。
·法术强化分为施法者职能强化和单一法术强化。它们分别有以下特性:
施法者职能强化:
施法者职能强化(例如西洋魔导师强化、道士强化等)包含了施展某系统法术所必须的能力和研究法术的知识等。这个强化一般是一组魔幻本质的技艺。购买某个等级的施法者职能,你可以:
·获得施法者职能强化自身的好处和相应的施法者等级。
·在判断为一个法术可以消耗的能量(含增幅)上限时,根据施法者等级判断。
·你可以购买施法者职能及其对应法术体系下的法术。若施法者职能强化自身提供了额外的法术,将这些法术直接置入该施法者职能中。
·你可以自己研究法术构造。当你获得了记录[你的施法者职能对应法术体系中某法术的规则或详述]的记录品(包括但不限于法术书、卷轴、密文等),且法术等级不高于你的施法者职能等级,则你可以依自创技能规则支付经验来习得它。你也可以在没有记录的情况下自行研究出一个法术,但这额外需要你花费相当于消耗经验值十分之一的天数。你亦能够以此方式对符合条件的所知法术进行研发。
·你可以撰写上例中所述的记录品,除非特别说明,否则它没有任何能力或效果,也不是储法物品。
·施法者职能强化令你能够更有效地进行能源组合,并更有效率地使用能量池。当你施展一个法术时,你可以应用与之相符的施法者职能的施法者等级,并投入额外能量进行增幅。
·若你有多个同一体系的施法者职能,它们不会叠加,但你总是可以使用等级较高的施法者职能。(例如,玩家蒋悠已经强化了A级太阳神祭司,又购买了D级魔导书“夜天之书”,其中记载着专有法术“紫电”。此时,他可以选择直接以A级施法者职能来判断紫电的增幅上限)
单一法术强化:
单一法术强化是指一个法术。这也许是一道咒文,一个法诀等。你可以将以此方式获得的法术直接置入符合前提的施法者职能中。如果你没有强化施法者职能、你的施法者职能强化等级不足或你的施法者职能与一个法术的法术体系不符,只要具有学习和施展这个法术的能量池,你依然可以通过支付支线和分数的方式来获得这个法术,因非施法者职能强化而获得的法术同样归于此类。
(举例而言:一个没有任何强化的玩家直接购买了D级“通用魔法”中的“零动量之壁”;或者一个仅有魔法施法者职能的玩家购买了C级“通用神术”中的“欢欣鼓舞”。因为没有对应的施法者职能支撑,它们都属于单一法术强化)
此时,你:
·仅仅能够使用这个法术,你无法为它升阶,也无法增幅它,或者将它抄录为一个记录品。事实上你并不知道它是怎么运作及生效的,因此你的施法者职能强化(或其他针对法术的强化)带来的好处对它无效,也无法对它进行除了“法术推演”以外的任何拓展研究。
·如果有必要衡量对应该法术的你的施法者职能等级,则它视为该法术的品级。但事实上你并不拥有这个等级。
·若你在此后获得了施法者职能或进行了法术推演,你可以将该法术置入相应的施法者职能中,并能够正常的施展它。
法术体系:
所有法术都属于一个或多个法术体系。法术体系是对一类具有某种共性的法术之总称,包括了符合其概念的法术和(范围更小的)次级法术体系。
对于大部分法术而言,只要满足了最基本的条件(见“法术前提”),它就能够被置入所有对应该法术体系的施法者职能并被正常的施展。其中,一部分法术并不属于某个特定的法术体系(因此你需要将其挂钩在某项法术体系下,使用该体系默认的施法属性和技能来施展它们),这包括了使用施法检定却未明确指定其施法专业和法术体系的技艺。这类法术通常属于多个甚至所有的法术体系,因而被称为通用法术;另一些法术则对法术体系有特殊的要求,但总的来说,即使你并不具备符合条件的施法者职能,也能通过某些手段(例如“法术推演”)来正常施展或研发它,这类法术被称为体系通用法术(在书中则被分类为通用魔法、通用神术、通用仙术等等)。
然而,有些法术在此之外还有特定的施法者职能要求,它的原理与施法者职能本身密不可分。如果你并不具有这个施法者职能,或是该施法者职能强化的等级不足,则无法学习或施展这些法术,这类法术被称为专有法术,所对应的体系称为施法者职能的专有法术体系。
常见的法术体系包括:
魔法。使用魔力的法术,常见于西方或日本故事中。默认施法检定为:智力+学识+魔法。
仙术。使用东方修真能量池的法术。常见于仙侠故事。默认施法检定为:感知+学识+仙术。
神术。借助某种超凡存在或理念使用的法术。多见于西方故事。默认施法检定为:感知+学识+神术。
灵咒。灵能力者所使用的法术,多见于日本漫画。默认施法检定为:决心+学识+灵咒。
施法检定:
若无特殊说明,所有法术一般都需要进行关键属性+关键技能(相关专业)+法术强度的检定,这将会影响法术的可变效果。其中,法术强度是一个类似于武器伤害的值,若某些效果需要使用或影响法术的武器伤害,以法术强度代替之。在施法检定中,法术强度每有4点,就获得1点破魔。
属性与技能:所有法术都有一个关键属性和一个关键技能以及该技能上的相关专业,默认由法术体系本身决定,如魔法的关键属性和技能一般为智力与知识(魔法)。部分能力——多为施法者职能——可能会变更这两者,这将同时替换施法检定和法术的相关(原先施法属性的)参数中使用的属性值。当一个法术同时属于多个体系时,应视它所使用的施法者职能(及施法者职能所属的法术体系)来决定施法检定的属性、技能和专业。
留手:如果需要的话,你可以在施展法术时使用更低的属性、技能、专业和法术等级来决定法术的消耗和效果,但必须高到足以满足施展法术的最低级别。
法术失败:某些时候,如果你未满足法术的部分条件,就有可能会在施展法术中失败。最为简单的,若你在施法检定中未取得任何成功数,法术将自动失效。除此以外,无法保持精神集中、法术成分被妨碍或是法术能量失去控制都有可能成为法术失败的诱因。
法术效果:
法术会消耗能量(不同法术体系消耗能量不同)并基于自身的威力和施法检定的成功数产生效果。
法术的耗能和威力是一个基于法术等级的值,具体见下表。
等级 | D | C | B | A | S
耗能 | 1 | 3 | 5 | 7 | 9
威力 | 2 | 4 | 8 | 16 | 32
双支线法术的威力值在单支线的基础上增加一半,而S级之后的每一级的威力值都将在S级的基础上加一倍(SS耗能18、威力64;SSS耗能27、威力96……以此类推)。
若一个法术标注了自己的耗能,则以其本身的标注为准;而未标注耗能的,则根据此表进行判断。这种情况也包含了法术升阶后的情况。
法术增幅:
有些法术可以增幅,意指通过额外消耗能量以增加法术的效果。可以增幅的法术会在其详述中写明,部分与施法者职能相关的能力(例如超魔专长)也可以提供额外的增幅形式。
无论如何,一个施法者为一道法术付出的能量有其上限,上限为与其施法者职能等级相对的法术等级的能耗,即使你并未真正的消耗能量(例如减少法术消耗、借助物品施展法术)也是如此,在此前提下,施法者能够为一道法术额外付出的能量(通常即为施法者等级对应的能耗减去法术消耗的能耗)被称为增幅上限,而如果这个数值已经为0或更低,则意味着你无法继续投入能量来增幅它了(因此,通常而言,一名施法者只能增幅比他施法者等级更低的法术)。某些特殊能力可能会改变这一上限,来允许你投入更多能量。
举例1:玩家幽幽子具有B级施法者职能(能耗上限5),她施展了一个D级-通用魔法-导向射击(基础能耗1点);她此时可以额外支付4点魔力,去获得导向射击的增幅效果。
举例2:玩家姆Q具有S级施法者职能(能耗上限9),并具有一个“增幅上限+6”的强化。她即将施展了一个B级-通用法术-死黑天使(基础能耗5点),并已经使用二阶超魔专长-链式(需要额外增加3点耗能)、四阶超魔专长-直觉(需要额外增加7点耗能);此时,这个法术的耗能已经达到她的上限,无法再进行增幅,或者附加其他的超魔专长了。
除此以外,某些特定的增幅条目具有其他前提,如施法者等级等(例如飞行术的增幅:施法者等级达到B级时,你可以额外支付2点魔力,使飞行机动性变为完美)。此时,除了要满足增幅花费的能量消耗以外,还需要同时满足其他的条件。
例如,在增幅的条目中,“每额外支付xx点,就获得xx好处”意味着此增幅是可以重复获得的,仅有增幅上限作为限制。而例如“施法者等级达到X级时,你可以额外支付y点魔力,获得z好处”,意味着此增幅只能生效一次。
法术研发:
有些法术允许施法者投入时间和经验,研究出更多功能。如果满足了相应的要求,你可以为它投入若干经验并获得研发的好处。
拓展研究一般不会改变法术的效果主体,而是修正细节或延伸用法。相关规则会在其详述中写明。大部分法术都可以进行以下拓展研究:
法术推演:进行这个拓展研究能够以自身的法术风格完全解析法术,从而将这个法术纳入你所掌握的任何法术体系。要进行这一研发,你用于推演的施法者等级必须不低于法术等级。你可以正常的施展这一法术,如同它的法术分类恰与你的施法者职能相符。它依旧属于之前的法术体系,只是同时获得了新的分类。你依旧需要满足该法术的其他前提。推演一个法术需要支付的经验值相当于该法术的威力。(注:推演无支线法术需要支付的经验值为1XP)
法术升阶:进行这个拓展研究能够提升法术的等级,当你购买、学习或通过其他途径获得法术时,你可以选择获得低级法术的升阶版本。要进行这一研发,你用于升阶的施法者等级必须不低于升阶后的法术等级。你一次可以将该法术提升一级,提升后法术的能耗和威力按新等级计算。升阶一个法术需要支付的经验值相当于该法术当前等级与下一等级的差价(包括法术推演在不同等级所需的经验值之差),并且法术等级的提升会正常的强化你的属性。
法术成分:
法术需要特定的流程来施展,包括咒语、手势和材料等,这是达成法术公式的必要条件,或者用于唤起自己内在意志的仪式,又或者用来引起特定伟大存在的关注。法术成分受到的任何干扰都有可能导致你施法失败。没标明法术成分的法术,默认具备言语和姿势成分。
言语:你需要以至少是正常说话的音量发出明确和确定的声音,多数是一段念出的咒文或音律咏唱。
姿势:你必须做出正确的动作,这至少需要你空出一只手。任何干扰你动作细节的影响都会使你在施法检定上承受相应的减值。
法器:能够达成某种特定功能的器材、含有特定魔力或性质的物体或者某种象征物。视法术的要求,你需要在法术过程中使用它,或仅仅是拿在手上即可。不同的法术可能需要不同的法器。
材料:含有特定魔力或性质的物体或象征物等。与法器不同,材料会在法术中被消耗掉,一般是变成一撮无价值的白灰。
图纹:法术需要特定的图案,它类似触媒,但一般可以使用任何材质作为介质,也可能现场制作。法术的效果也可能寄托在上面。
仪式:需要施法者(可能包括其他必须的人)做出特定的行为,这可能包括一系列行为。若法术同时需要其他成分如言语或姿势,它必须在仪式中一直保持,而不会以仪式的一部分而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