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害的结算顺序(点击展开)
基础逻辑1:整体顺序为,攻击方确定伤害(或异常点数)的组成→防御方进行抵销→攻击方进行伤害加深。
即,攻击方先确定自己的伤害组成(例如,这次攻击造成了一半物理挥砍,剩下一半成功数转为流血点数,再追加4L精神伤害);然后,防御方先计算完所有的伤害抵销(包括吸收、抗力、减免、转化等);最后,计算攻击方伤害加深、追加(如易伤等情况)。
需要注意的是,对于资源中例如“不造成伤害而是造成等量异常点数”的,本质上是需要在攻击前的“确定伤害构成”的步骤就需要宣称并确定的。因此,这一类能力造成的异常点数无需在防御方抵销的流程计算全伤害吸收。
例如:攻击方总共造成5L伤害,并且具有“造成的其中1点伤害加深一级”,防御方具有因【防弹】带来的“3点伤害降低一级”,先降低再加深,即5L→3B+2L→3B+1L+1A。
基础逻辑2:伤害减免、伤害吸收、能量抗力皆为彼此叠加,分别起效。比如有8/神兵,10/银,4/-的伤害减免,那么在对抗非银神兵时为14,对抗非神兵银武器为12,对抗银神兵为4。
基础逻辑3:攻击方与防御方总是在轮到自己时,以自己最优的方式进行顺序和效果的结算(也包括他们可以选择让某些伤害加深/抵销能力不生效)。这意味着,如果攻击者具有“造成的伤害有1点转化为恶性”的能力,他如果造成了1B1L,他总是可以选择将那1B转化为恶性;如果防御方具有1点全伤害吸收,当他面对2L1A的伤害时,他总是可以选择先吸收1A。
举例:比如在伤害结算之后,身着盔甲防御为5,具有【防弹】的护甲,具有15DR/-和5点全伤害吸收的玩家A受到枪械的30点无破甲伤害时,他用DR抵销15点伤害(物理伤害减免),然后用九曜急速配合紫微玄鉴转化其中的10点(伤害转化),最后他的盔甲再将5点伤害转化为冲击(伤害转化)。因为他具有一个“每受到1点伤害,本场景中攻击+1DP”的能力,他决定让自己的5点全伤害吸收不生效。
无论如何,如果经过伤害吸收和减免、抗力等之后,你受到的最终伤害为0,那么算作你不受伤。